|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老年人胰腺癌的生存期通常为3-12个月,具体时间与肿瘤分期、治疗反应、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胰腺癌早期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后,部分患者生存期可延长至12-24个月。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远端胰腺切除术,术后需配合吉西他滨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等化疗药物。中期患者若肿瘤未转移但无法手术,采用放化疗联合方案如卡培他滨片联合放疗,中位生存期约6-10个月。晚期患者以姑息治疗为主,使用盐酸厄洛替尼片等靶向药物或镇痛治疗,生存期多在3-6个月。年龄超过75岁且合并心肺疾病者,保守治疗的中位生存期通常短于3个月。肿瘤标志物CA19-9持续升高超过1000U/mL往往提示预后较差。
建议患者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清等易消化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医用冷敷贴缓解背部不适,卧床时采用30度侧卧位减轻腹腔压力。家属需定期协助记录每日进食量、排便情况及疼痛评分,就诊时携带详细记录供医生参考。心理支持方面可安排患者参加病友会交流,避免长时间独处加重焦虑情绪。
疱疹性咽峡炎好转的征兆主要有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咽痛减轻、疱疹开始结痂、食欲恢复、精神状态改善等。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通常具有自限性。
1、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期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随着病情好转,发热频率会逐渐减少,体温波动范围缩小,最终恢复至正常体温范围。退热过程通常表现为从持续性高热转为间歇性低热,再完全退热。家长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趋势,避免过早停用退热药物。
2、咽痛减轻
疾病初期因咽部疱疹破溃形成溃疡,患儿常出现明显咽痛,拒绝进食饮水。好转时溃疡面逐渐愈合,疼痛程度减轻,患儿开始愿意尝试吞咽流质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缓解局部症状,促进黏膜修复。
3、疱疹开始结痂
典型表现为咽峡部黏膜充血水肿减轻,原先的灰白色疱疹逐渐干燥结痂,周围红晕消退。这是病毒复制被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的表现。需继续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4、食欲恢复
随着咽痛缓解,患儿进食意愿增强,从完全拒食到能接受流质、半流质食物,最后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期应提供温凉、柔软、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损伤。
5、精神状态改善
急性期患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等,好转后逐渐恢复活泼状态,活动量增加,睡眠质量提高。这是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的重要标志,但仍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警惕并发症发生。
疱疹性咽峡炎恢复期需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患儿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患病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若症状反复或出现持续高热、抽搐、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复查。多数患儿1-2周可完全康复,家长不必过度焦虑,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