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房颤

导致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导致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郝盼盼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房颤可能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因素引起,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肥胖、慢性肾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1. 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房结构改变,增加电活动异常概率。治疗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并限制钠盐摄入。

2.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反流使心房压力负荷增加,可能引发心房扩大。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严重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3. 甲状腺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率并影响心肌电传导。应检测甲状腺功能,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

4. 酗酒

急性酒精中毒可诱发阵发性房颤,长期酗酒导致心肌病变。需严格戒酒,补充维生素B1改善心肌代谢。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完房颤消融术后,该怎么护理

房颤消融术后护理方法主要有伤口护理、用药管理、活动指导和饮食调整。

1、伤口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观察有无渗血或血肿,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预防血栓形成。

3、活动指导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

4、饮食调整

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心律变化,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