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脑梗急性期疏通血管的常用注射药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巴曲酶、丁苯酞等,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溶栓或改善微循环治疗。
1、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需严格排除出血风险后使用。
2、尿激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溶解血栓,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变化。
3、巴曲酶从蛇毒提取的降纤制剂,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4、丁苯酞新型脑微循环改善剂,通过多靶点保护缺血区神经元,适用于轻中度脑梗死急性期辅助治疗。
所有溶栓治疗存在出血转化风险,须在卒中中心由神经专科医生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不可自行用药。
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属于三级高血压,存在脑出血风险。脑出血的发生与血压控制情况、血管健康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1、血压控制不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损伤,增加血管破裂概率。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畸形会削弱血管弹性。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通过CT或MRI检查评估血管状况。
3、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抗凝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出血倾向。伴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凝血功能。
4、剧烈活动诱发突然用力或情绪激动时血压骤升,可能使脆弱血管破裂。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搬重物、剧烈运动等行为。
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吸烟饮酒,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和脑血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