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实际时间受到感染部位、病毒载量、免疫状态、伤口处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少数病例可能超过1年。
1、感染部位:头面部咬伤潜伏期较短,可能与神经末梢分布密集有关,需立即彻底清创并接种疫苗。
2、病毒载量:深部咬伤或唾液接触黏膜时病毒入侵量较大,潜伏期可能缩短至2周内,需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3、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潜伏期可能延长,既往接种过疫苗者可能出现非典型潜伏期表现。
4、伤口处理:未及时清洗消毒的伤口潜伏期缩短概率增高,规范处理可使潜伏期延长概率提升。
暴露后应即刻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
接触肺结核患者存在传染风险,但概率受接触时间、患者传染性、防护措施、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
1、接触时间与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保持通风环境并减少密切接触。
2、传染性强弱痰涂片阳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而肺外结核或菌阴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3、防护措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可降低90%以上感染风险,接触后需用75%酒精进行手部消毒。
4、免疫状态糖尿病、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被传染,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接触后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密切接触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日常注意加强营养和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