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治疗的按摩疗法有哪些

呼吸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30次浏览

关键词: #梅核气 #按摩

梅核气可通过按摩合谷穴、天突穴、膻中穴、太冲穴、足三里等穴位缓解症状。梅核气通常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痰气互结、脾胃虚弱、外感风寒等因素有关。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摩此穴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作用。梅核气患者因情志不畅导致气血瘀滞时,按压合谷穴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每次按压3-5分钟,配合深呼吸可增强效果。注意孕妇禁用该穴位。

2、天突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主治咽喉部异物感。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向下按压,同时做吞咽动作,能缓解梅核气引起的咽部梗阻感。痰气互结型患者配合陈皮泡水饮用效果更佳,但避免用力过度刺激气管。

3、膻中穴:

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的膻中穴是气会之穴,拇指顺时针揉按可宽胸理气。肝气郁结型梅核气患者每日早晚各按摩5分钟,配合玫瑰花茶疏肝解郁。按摩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心脏病患者慎用强刺激。

4、太冲穴: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太冲穴能平肝熄风。用拇指关节从太冲向行间穴方向推按,每次100下,可改善肝郁化火型梅核气的口苦症状。按摩前后饮用菊花枸杞茶有助于增强疏肝效果。

5、足三里:

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是强壮要穴,艾灸配合指压能健脾和胃。脾胃虚弱型患者每日晨起按摩该穴10分钟,配合山药粥调理,可减少痰湿生成。皮肤破损或静脉曲张者应避开该区域。

梅核气患者日常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饮食选择白萝卜、金橘等理气食物,避免辛辣油炸食品。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舒畅至关重要,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冬季注意颈部保暖,用淡盐水漱口可减轻咽喉不适,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