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的人睡觉容易打呼噜吗 为何肥胖更易打呼噜

耳鼻喉科编辑 医点就懂
93次浏览

关键词: #睡觉 #打呼噜

肥胖人群确实更容易出现睡眠打鼾现象,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主要与气道结构改变、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肥胖导致打鼾的机制包括脂肪堆积压迫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激素水平紊乱、肌肉松弛度增加及呼吸中枢调节异常。

1、气道结构改变:

颈部与咽部脂肪堆积会直接压迫上呼吸道,使气道横截面积缩小。仰卧位睡眠时,舌根后坠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引发软组织震动产生鼾声。重度肥胖者气道阻塞风险较常人高3-7倍,需通过减重、侧卧睡姿改善。

2、代谢异常影响:

内脏脂肪分泌的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会刺激咽部黏膜水肿,增加气道阻力。同时胰岛素抵抗可能影响神经肌肉协调性,导致咽部扩张肌群收缩功能下降,需通过控制血糖、抗炎饮食干预。

3、激素水平紊乱:

脂肪组织过度分泌瘦素可能引发呼吸中枢对缺氧敏感性降低,而雌激素水平异常则会影响上气道肌肉张力。这类内分泌失调可通过激素检测评估,必要时需药物调节。

4、肌肉功能减退:

肥胖者常伴全身肌肉含量下降,咽部扩张肌群肌力减弱导致睡眠时气道塌陷。研究表明BMI每增加5kg/m²,颏舌肌活性降低23%,需结合呼吸肌训练及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

5、呼吸调节障碍:

中枢性呼吸驱动异常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率较高,表现为呼吸暂停后觉醒反应迟钝。这与延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有关,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明确分型。

建议肥胖伴打鼾者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可减少颈部脂肪堆积并增强呼吸肌力;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避免仰卧;饮食选择高蛋白、低GI食物控制体重,限制睡前3小时液体摄入;若出现晨起头痛、白天嗜睡等症状应及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打鼾频率,但中重度OSAHS患者需结合口腔矫正器或呼吸机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