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预防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降低的原因

骨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5次浏览

关键词: #老年人

老年人预防骨密度降低需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骨密度降低可能由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激素水平变化、缺乏运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钙摄入不足:

钙是骨骼主要成分,长期膳食钙不足会导致骨量流失。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可通过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补充。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钙强化食品。

2、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中老年人皮肤合成能力下降且日照不足易导致缺乏。建议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食用海鱼、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

3、激素水平变化: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骤降会加速骨量流失,男性睾酮水平下降也会影响骨代谢。这类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

4、缺乏运动:

机械负荷刺激能促进骨形成,久坐不动会导致骨量减少。推荐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平衡训练可降低跌倒风险,预防骨折发生。

5、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会干扰骨代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导致骨质疏松。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加强骨密度监测。

预防骨密度降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均衡饮食结构,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质,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钙流失。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65岁以上老年人建议每年检查一次。根据医生建议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但需注意避免过量补充导致的不良反应。建立防跌倒家居环境,浴室铺设防滑垫,保持走道通畅。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维持整体健康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