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原因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可能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原因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脏收缩功能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恶心呕吐、濒死感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开通血管,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均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心室率过快时心脏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率过慢时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黑蒙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或安装临时起搏器处理缓慢心律失常。

3、高血压危象

血压急剧升高时,心脏后负荷突然增加,可能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表现为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降压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硝普钠、乌拉地尔注射液等静脉降压药物。

4、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等瓣膜病变急性加重时,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需行急诊瓣膜置换手术。

5、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瓣膜感染可导致瓣膜穿孔或腱索断裂,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心脏杂音变化、皮肤瘀点等症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瓣膜损害需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液体摄入量。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心功能,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