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跌打伤你会正确处理吗

学龄前编辑 健康真相官
102次浏览

孩子跌打伤可通过冷敷处理、清洁消毒、观察症状、避免揉搓、及时就医等方式正确处理。跌打伤通常由摔倒、碰撞、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

孩子跌打伤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患处,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应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若皮肤有破损则不宜冷敷。

2、清洁消毒

若跌打伤伴有皮肤破损,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后使用碘伏消毒。小面积擦伤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酒精或双氧水直接冲洗伤口,以免刺激组织影响愈合。伤口处理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3、观察症状

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48小时内是否出现持续疼痛加剧、肢体活动障碍、异常肿胀或皮肤发紫等情况。这些可能是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表现。同时注意孩子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呕吐需警惕颅内损伤。记录受伤部位变化情况便于就医时描述。

4、避免揉搓

跌打伤后切忌立即揉搓或热敷患处,这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和肿胀。受伤初期也不宜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能延长恢复时间。可让孩子保持受伤部位制动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上肢受伤可用三角巾悬吊保护。

5、及时就医

若孩子跌打伤后出现肢体变形、异常活动、无法负重或剧烈疼痛,家长需立即送医排除骨折。头部撞击后出现意识模糊、反复呕吐需急诊CT检查。对于大面积淤青或持续肿胀超过3天,建议儿科或骨科就诊,必要时拍摄X线片明确损伤程度。

孩子跌打伤后家长应保持冷静,正确处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安抚。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牛奶、猕猴桃等。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完全恢复,日常活动时做好防护措施。定期检查伤处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复诊。建立安全的家庭环境,选择适龄的运动项目,能有效预防儿童跌打伤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