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缺牙最佳治疗期
口腔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口腔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先天性缺牙的最佳治疗期通常在6-12岁,具体需根据缺牙位置、数量及颌骨发育情况综合评估。乳牙期可暂缓干预,恒牙萌出后需优先考虑正畸或种植修复。

乳牙列阶段若缺牙未影响咀嚼功能或颌骨发育,可定期观察。此阶段过早修复可能干扰恒牙萌出,但需警惕乳牙早失导致邻牙倾斜或对颌牙过长。混合牙列期是干预关键窗口,6-8岁前牙区缺牙可通过间隙维持器预防牙弓缩短,9-12岁后牙区缺牙需结合牙槽骨高度选择自体牙移植或功能性矫治。恒牙列完全形成后,种植修复需待颌骨停止生长,女性约14-16岁、男性16-18岁后实施较为稳妥。多颗牙缺失者需在青春期前完成颌骨扩弓,避免面部发育不对称。伴发综合征的复杂病例应尽早组建多学科团队,在3-6岁启动序列治疗。
先天性缺牙治疗需贯穿生长发育全程,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日常需加强含钙食物摄入,避免过硬食物造成代偿性磨损。正畸期间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种植修复后定期进行专业维护。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咬合功能训练习惯,如双侧交替咀嚼,促进颌骨均衡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