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患者注意饮食

心脑血管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均衡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加重血管负担。饮食调整主要有减少钠盐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增加膳食纤维、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保持水分平衡等方式。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或脑卒中。烹饪时可用香料代替部分盐分,如葱姜蒜、花椒等。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椰子油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优先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每周食用红肉不超过300克,去皮禽肉和鱼类更适宜。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食用燕麦、糙米、西蓝花等。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吸收,改善胃肠蠕动,减少便秘引起的腹压升高。全谷物和豆类需占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
选择鱼类、豆制品、低脂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每周至少吃两次深海鱼。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其中的omega-3脂肪酸能抗炎抗氧化。避免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和蛋黄过量摄入。
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避免浓茶和咖啡过量。充足水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心衰患者需根据尿量调整。夏季或运动后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
心脑血管患者除饮食控制外,还需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