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口腔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30次浏览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炎可能由牙菌斑堆积、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牙齿排列不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戒烟、控制血糖、定期检查、专业治疗等方式预防。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及时干预以避免骨质破坏。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是牙周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由细菌、食物残渣和唾液蛋白在牙面形成的生物膜长期堆积导致。未及时清除的牙菌斑会矿化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引发炎症。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波洁牙。若已形成牙周袋,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

2、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牙龈血管,降低局部免疫力,同时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加速牙槽骨吸收。吸烟者牙周炎进展速度是非吸烟者的3倍,且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预防关键在于彻底戒烟,同时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厌氧菌,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3、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会增高牙龈组织糖分含量,促进致病菌繁殖,同时影响胶原代谢和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超过80%,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预防根面龋,定期进行牙周刮治。

4、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多态性如IL-1基因簇突变会增强炎症反应,导致早发性牙周炎。有家族史者应从青春期开始每3个月检查一次,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可早期使用含0.12%葡萄糖酸氯己定的凝胶预防,如必妥碘凝胶。

5、牙齿排列不齐

错颌畸形易造成食物嵌塞和清洁困难,增加局部菌斑滞留。正畸治疗可改善咬合关系,矫正期间需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冲牙器。对于已形成的牙龈增生,可配合使用西吡氯铵含片减少炎症。

预防牙周炎需建立系统性口腔护理方案: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采用45度角龈沟清扫法刷牙;每日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邻面;每餐后用温水漱口;限制精制糖摄入,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补充;每6个月接受专业洁治和牙周检查。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牙齿移位时,应及时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中重度病例可能需接受翻瓣术或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