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泌尿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109次浏览

关键词: #膀胱 #膀胱癌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灌注化疗、放射治疗等。膀胱癌可能与长期吸烟、接触化学物质、慢性膀胱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肿瘤组织。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尿路刺激症状。需配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降低复发概率,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在膀胱某一区域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切除病变膀胱壁并缝合创面,可保留膀胱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或排尿困难,需进行盆底肌训练。该术式要求肿瘤距输尿管开口超过2厘米且无多发病灶。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针对多发或复发性肌层浸润膀胱癌,需完整切除膀胱及周围淋巴结。男性患者需同时切除前列腺,女性患者需切除子宫附件。术后需进行尿流改道手术,可选择回肠代膀胱或皮肤造口等方式,需终身佩戴集尿装置。

4、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灌注化疗常用吡柔比星注射液、羟基喜树碱注射液等药物,通过导尿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主要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每周灌注1次连续6-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或化学性膀胱炎,灌注后需定时变换体位使药物充分接触膀胱壁。

5、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膀胱癌或术后辅助治疗,采用体外放疗或组织间插植放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膀胱炎导致的尿频尿急,以及放射性肠炎引起的腹泻。治疗期间需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出现严重血尿时需暂停放疗。

膀胱癌患者治疗后需终身随访,前两年每3-6个月进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日常应严格戒烟,避免接触联苯胺等致癌物质,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限制红肉及腌制食品摄入。术后进行提肛训练可改善排尿功能,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恢复体能。出现血尿或腰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