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渗压的临床意义

泌尿外科编辑 医言小筑
466次浏览

尿渗压是评估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意义主要反映在体液平衡调节、肾脏疾病诊断及水电解质紊乱监测等方面。

1、体液平衡评估

尿渗压能直观反映机体对水分的调节能力。健康人群在禁水状态下尿渗压可升高,而水负荷后则降低。尿渗压持续偏低可能提示尿崩症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持续偏高需警惕脱水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检测时需结合血渗压进行对比分析。

2、肾脏疾病筛查

肾小管间质病变早期即可出现尿渗压异常。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疾病会导致尿渗压固定于280-320mOsm/kg的等渗状态,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丧失。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尿渗压常低于350mOsm/kg,与血尿素氮升高形成分离现象。

3、电解质紊乱鉴别

低钠血症患者尿渗压>100mOsm/kg提示肾性失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