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泌尿系结石中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在B超检查中可能不显影。B超显影效果受结石成分、大小、位置及设备分辨率等因素影响。
1、尿酸结石尿酸结石在B超下显影差,可能与低钙含量及与周围组织声阻抗差小有关,通常需通过尿液PH检测或CT确诊,治疗可选用枸橼酸钾、别嘌呤醇等药物调节尿酸代谢。
2、胱氨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因透声性强易被B超漏诊,多与遗传性胱氨酸尿症相关,确诊需结合24小时尿胱氨酸测定,治疗可采用青霉胺、硫普罗宁等药物结合碱化尿液。
3、结石体积过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微小结石可能因体积低于B超分辨率而不显影,建议通过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指标辅助判断,必要时行CT尿路造影明确诊断。
4、特殊位置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膀胱后壁等特殊解剖位置的结石,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或声束角度问题影响显影,双能CT是更可靠的检查手段。
怀疑泌尿系结石但B超未发现时,建议完善低剂量CT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嘌呤及高草酸食物摄入。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通常由尿量减少、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小结石排出,适合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家长需监督儿童规律饮水,避免碳酸饮料。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绞痛,枸橼酸氢钾钠调节尿液酸碱度。结石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常表现为腰腹剧痛、血尿。
3、体外碎石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4毫米颗粒,适用于肾盂及上段输尿管结石。解剖异常如输尿管狭窄可能导致碎石后排出困难,伴随发热需警惕感染。
4、输尿管镜取石经尿道置入内镜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适用于中下段嵌顿性结石。反复尿路感染可能形成感染性结石,典型症状为排尿刺痛合并菌尿。
发作期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摄入,术后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