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眼睛远离近视的知识

眼科编辑 医点就懂
200次浏览

关键词: #眼睛 #近视

近视可通过科学用眼习惯、合理饮食、定期检查、环境光线调节、户外活动等方式预防。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缺乏户外活动、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1、科学用眼习惯

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分钟,可通过远眺或闭目放松睫状肌。读写时保持33厘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躺卧或晃动环境下用眼。电子屏幕使用需遵循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注视20英尺外物体20秒。儿童青少年建议每日屏幕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

2、合理饮食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含叶黄素的西蓝花、玉米,以及富含锌的牡蛎、坚果。维生素B族可维持视神经功能,可通过全谷物、鸡蛋获取。避免高糖饮食,血糖波动可能加速眼轴增长。学龄期儿童可每周摄入2-3次深海鱼类补充DHA。

3、定期检查

3岁以上儿童应建立屈光档案,每6-12个月进行散瞳验光。出现眯眼、揉眼、凑近看物等征兆时需及时就诊。假性近视可通过视觉训练恢复,真性近视需规范配镜。角膜塑形镜需在专业机构验配,并严格遵循清洁护理流程。

4、环境光线调节

阅读照明需达到300-500勒克斯,使用色温4000K左右的自然光灯具。避免在直射阳光下或昏暗环境中用眼。电子设备亮度应与环境光协调,夜间建议开启护眼模式。教室采光需符合国家标准,黑板面照度不低于200勒克斯。

5、户外活动

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阴天户外光照强度仍是室内的10倍以上。球类运动可锻炼眼部调节功能,如乒乓球、羽毛球。课间应鼓励学生离开教室活动,周末建议家庭户外互动时间不少于4小时。

建立家校联动的视力保护机制,教师需监督学生坐姿和用眼时长,家长应控制电子产品使用。课桌椅高度需随身高调整,保持三个一标准。保证每天9-10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眼球发育。疑似近视时避免盲目购买护眼仪或眼贴,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高度近视者须避免剧烈运动,每半年检查眼底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