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失眠朋友膳食五原则

60405次浏览

失眠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睡眠质量,膳食原则主要有保持规律进餐时间、控制咖啡因摄入、增加色氨酸食物、避免高脂辛辣饮食、适量补充助眠营养素

1、规律进餐时间

每日固定早中晚三餐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尤其晚餐应安排在睡前3-4小时完成。胃肠消化活动会影响褪黑素分泌节律,临睡前过饱或过饿都可能干扰睡眠。建议早餐7-8点、午餐12-13点、晚餐18-19点为宜,加餐可选择温牛奶等易消化食物。

2、控制咖啡因摄入

咖啡、浓茶、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物需在午后避免摄入。咖啡因半衰期约5小时,其兴奋作用可能持续至夜间。部分人对咖啡因代谢较慢,更需严格控制量。可替换为菊花茶、红枣枸杞茶等草本饮品,既不影响睡眠又能补充水分。

3、增加色氨酸食物

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前体物质,可通过食用小米、香蕉、豆腐、深海鱼等食物获取。建议将小米南瓜粥作为晚餐主食,香蕉搭配无糖酸奶作为加餐。需注意色氨酸需与碳水化合物协同才能更好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4、避免高脂辛辣饮食

夜间摄入烧烤、油炸食品会加重胃肠负担,辣椒、花椒等香辛料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高脂饮食还会延长胃排空时间,导致卧位反流影响睡眠。晚餐宜选择清蒸、炖煮等烹调方式,用茼蒿、百合等具有安神功效的食材入馔。

5、补充助眠营养素

钙镁元素可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可通过饮用温牛奶、食用杏仁补充。维生素B族参与神经递质合成,全谷物、绿叶蔬菜是良好来源。酸枣仁、莲子等药食同源食材可配伍入膳,但中药材使用需辨证施膳。

建立良好的睡前饮食仪式感有助于诱导睡眠,如用40℃温水冲泡10克酸枣仁粉饮用,或食用200毫升无糖酸奶搭配5颗樱桃。需注意避免夜间过量饮水导致起夜,睡前1小时应限制液体摄入。长期失眠患者建议记录饮食睡眠日记,帮助识别个体敏感食物,必要时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合并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时,需同步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相关推荐

03:07
多梦睡眠不好吃什么药
多梦睡眠不好可以吃镇静助眠药物、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也可以选择中成药,例如枣椹安神口服液,有利于益肾、健脑、调养身心。平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02:43
中医怎样治疗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主要是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治法以疏肝、健脾、养心、补肾为主。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有很多,但其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病邪扰乱心神以致神失所养或神不能安。失眠实证多以火、热、痰、食、郁为主,虚证多以脏腑虚弱、脑神失养为主,但失眠在临床表现以虚证为多。虚证失眠应以疏肝、健脾、养心、补肾为治疗原则,可以服用枣椹安神口服液,具有药性平、不燥热的特点,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除药物治疗外,中医同时重视情志的调养,消除焦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每天晚上失眠越睡越清醒是怎么回事
每天晚上越失眠越清醒通常和机体的内分泌失调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有异常的表现,有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也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旦出现失眠的情况,往往会持续刺激中枢神经,这样会保持兴奋和清醒的状态,这样就会出现失眠时越清醒的情况。另外,有些人可能会经常熬夜,白天睡眠时间会相对较多一些,这样长期下去也会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可能会导致晚上越失眠越清醒的情况出现。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才能慢慢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72696次收听

睡不着闭眼算休息吗
睡不着闭眼不属于休息,休息一般是身体通过睡觉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缓解,睡觉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但是没有睡着时,大脑并没有进入浅睡眠和深睡眠,所以大脑和身体不能很好的恢复。想要大脑和身体很好的恢复状态,需要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最好每天晚上10点前进入睡眠,晚上睡觉时会先进入浅睡眠,然后再进入深睡眠,晚上深浅睡眠交替会进行3-4次。如果日常没有养成健康的作息规律,即使晚上睡觉,第2天起床时,还会感觉到精神疲乏、身体乏力等症状,会影响第2天的工作和生活。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4189次收听

失眠吃什么粥好呢
晚上睡不着、入睡困难、多梦都会让我们非常痛苦,第二天又会精神不振,上班没精神,犯困,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那么,治疗失眠吃什么粥好呢?
严重失眠怎么办好呢
现在失眠对很多人来说是很常见的,偶尔有一两个晚上失眠是正常的,如果经常失眠,就会给我们的身体与精神上带来影响,这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时间减少、质量下降的状况,尤其是女性、城镇居民,严重的失眠后果更加的严重,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有关于严重失眠应该怎么办呢的问题。
失眠引起耳鸣吃什么好
现在,失眠越来越成为困扰大家生活的一个问题,睡眠不好会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生活,也会使情绪不稳定,其实改善睡眠质量,控制失眠症状不一定要吃药,毕竟要吃多了不好,一不小心还会产生依赖性,那么失眠引起耳鸣吃什么好?
对付失眠需改善生活习惯
由于工作的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职场白领们面对着“睡眠危机”。夜幕降临,身心疲惫之时,回到温馨的家,洗刷完毕后,本来很困倦的却迟迟不能入睡。失眠现象如何进行调理呢?专家表示对付失眠需要调整生活习惯。首先关键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顺应自己的生物钟,如果我们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定
02:12
失眠食疗的方法
失眠的食疗方法包括避免进食过饱、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等。具体如下:一、避免进食过饱,容易加重胃肠负担,难以入睡,即中医所述的胃不和则卧不安。二、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比如胡椒、花椒、辣椒、咖啡、酒精、茶等。三、清淡饮食。牛奶和酸奶具有镇静助眠效果,其内所含的色氨酸有助于催眠。其次可以服用部分健脑助眠的食品,比如核桃、枸杞、桂圆、大枣、小米等。最后,可以选择食疗小配方以缓解失眠,如桂圆枸杞鸡汤、红枣茯苓瘦肉汤。
长期失眠怎么办
长期失眠是指超过三个月出现很难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的情况。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症。要想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及时弄清楚失眠的原因。导致失眠发生的因素主要是身体患有某些器质性疾病包括鼾症,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尿频尿急,心律失常等,并有精神心理压力过大、睡眠环境不适综合因素造成的。出现长期失眠,去除病因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建议平时要改变生活节奏,多做户外有氧运动,多与开朗性格人接触,睡前用热水泡脚,喝温热牛奶,听舒缓音乐,这样对于改善睡眠有帮助,另外要避免熬夜,晚饭后可以散散步,听听音乐,不要长时间的看手机和电视,电脑等。另外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西药及时纠正无法入睡的情况并服用一些调理的中成药等。
语音时长 01:49

2019-10-31

55565次收听

什么是入睡困难
人本身需要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才能够带来旺盛的体力,但是如果出现入睡困难的现象,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其实入睡困难也就是,没有办法进入到睡眠的状态中,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上火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脾胃不协调,或者是在睡觉之前选择锻炼。
睡眠不好吃哪些
睡眠不好的患者,建议吃一些葵花子,葵花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睡前吃一些瓜子,有着养血护肝、下降血压以及胆固醇等优点,对于睡觉也是有着促进的作用。睡前吃一颗马铃薯并不会影响消化,反而马铃薯在进入人体后能够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作用。糖水,糖水在进入人体后,将里面的肝糖分解为很多的血清素,血清素流进大脑后,能够按摩大脑的皮层,从而促进人体的睡眠。另外还有鲜藕,鲜藕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它具有清热养血等功效,能够协助人体缓解因血虚导致的失眠症状。
语音时长 01:43

2019-08-15

54236次收听

01:42
失眠的原因
失眠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病人失眠是因为疾病的原因导致,有些病人失眠是由于非器质性的原因导致。一些引起病人失眠的这些疾病,主要是一些颅内占位性的病变,血管性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颅内的压力改变,比如高颅压,或者低颅压,或者出现血管方面的一些病变,比如导致大脑的缺血缺氧,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病人失眠的发生。此外,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黑白颠倒,夜间熬夜,以及长时间的过大的思想压力,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病人不同程度的失眠。
01:32
米氮平治疗失眠效果怎么样
米氮平也叫瑞美隆,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有抑郁同时睡眠差的病人。临床效果很好,尤其对于既有情绪低落,睡眠又很差,消瘦的病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个药的副作用是吃了以后增加食欲,吃了以后人能发胖。所以对于既有抑郁又有失眠,同时消瘦食欲差的病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现在临床中,是治疗失眠症很好的一个药物。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焦虑症和抑郁症地表现形式不一样,抑郁症表现是以心情低落、思维迟缓、认知损害、意志活动减退、躯体化地症状为主,而焦虑症是以广泛性地持续性地焦虑反复发作、惊恐不安为特征,它主要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运动不安。惊恐发作时,就是焦虑发作了,一般情况有慢性焦虑,胸闷、心慌、出汗、头晕、尿频、尿急,抑郁症也有,它也会伴随一些焦虑,但相对比较轻。但是焦虑症经常会发生胸闷、心慌、气急时不时就上来了,血压也升高了。想到这个时候,会心有余悸、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意志活动也会减退,这都相对比较轻,真正严重的是出现悲观厌世、自杀自残。其实抑郁和焦虑相互并存,虽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发病机理差不多,都是与病人的人格性格,和影响的人和事有关系。
语音时长 02:06

2018-09-13

6167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