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03次播放 时长02:39
60384次播放 时长02:22
51747次播放 时长02:45
56670次播放 时长02:25
51357次播放 时长02:32
59440次播放 时长02:22
55676次播放 时长02:29
50873次播放 时长02:55
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56228阅读
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65003阅读
A:
原发性肝癌的检查项目主要有甲胎蛋白检测、超声检查、CT或MRI影像学检查、肝穿刺活检。 血液中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是肝癌的重要标志物,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腹部超声可初步筛查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适合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增强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血管浸润情况,是确诊和分期的重要依据。 在影像学引导下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肝癌类型和分化程度。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空腹等准备。1、甲胎蛋白检测
2、超声检查
3、CT/MRI检查
4、肝穿刺活检
Q: 原发性肝癌病因有哪些
A:
原发性肝癌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异常增生。治疗需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并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 酒精性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使肝组织结构改变,约70%肝癌合并肝硬化。需戒酒并服用熊去氧胆酸,严重时考虑肝移植手术干预。 霉变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是强致癌物,长期摄入可诱发基因突变。应避免食用霉变食物,高危人群可服用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 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代谢异常可导致铁或异常蛋白沉积,引发肝细胞癌变。需定期放血治疗或补充α1-抗胰蛋白酶。 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腌制及烧烤类食物摄入。1. 病毒性肝炎:
2. 肝硬化:
3. 黄曲霉毒素:
4. 遗传性疾病:
Q: 原发性肝癌是良性还是恶性
A:
原发性肝癌属于恶性肿瘤。肝癌可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三种主要类型,均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 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约占90%,起源于肝实质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特性。 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0%,恶性程度较高且预后较差。 同时具有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特征的罕见类型,约占1%-2%,兼具两者的恶性特征。 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发现可疑病灶时需进一步完善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1、肝细胞癌
2、胆管细胞癌
3、混合型肝癌
A:
原发性肝癌化疗给药途径主要有经动脉化疗栓塞、静脉全身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门静脉化疗等,选择需结合肿瘤分期和患者肝功能状况。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物联合栓塞剂,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适用于局限型肝癌,可能引起发热和肝区疼痛等反应。 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实现全身分布,适用于多发转移患者。可能伴随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需配合保肝治疗。 经植入式输液泵持续给药,维持稳定血药浓度。适合门静脉癌栓患者,需监测泵体通畅性和肝功能。 针对门静脉分支癌栓的局部治疗,通过脐静脉或肠系膜静脉插管实施。可能增加门静脉压力,需预防出血风险。 化疗期间建议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保持适度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1、经动脉化疗栓塞
2、静脉全身化疗
3、肝动脉灌注化疗
4、门静脉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