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752次播放 时长01:45
64147次播放 时长02:47
86319次播放 时长01:45
84569次播放 时长01:59
104200次播放 时长01:47
110077次播放 时长01:54
80083次播放 时长02:02
108162次播放 时长01:56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52730阅读
Q: 肩袖损伤如何预防
A:
肩袖损伤可通过加强肩部肌肉锻炼、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纠正不良姿势、运动前充分热身等方式预防。 定期进行肩袖肌群强化训练,如弹力带外旋练习、哑铃侧平举等,增强肩关节稳定性。 减少重复性上肢高举动作,搬运重物时注意分担负荷,中老年人应控制打羽毛球等挥拍运动频率。 保持坐立时双肩放松下沉,避免长期含胸驼背,睡眠时枕头高度需与肩部厚度匹配。 运动前进行5-10分钟肩关节环绕、扩胸等动态拉伸,游泳前可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日常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肩关节灵活性,出现持续肩痛应及时就医评估。1、肌肉锻炼:
2、避免过劳:
3、姿势矫正:
4、热身准备:
Q: 肩袖损伤如何处理
A:
肩袖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肩袖损伤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变、钙化性肌腱炎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停止肩部活动,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患肢,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外展动作,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疼痛缓解后可采用超声波、冲击波等理疗促进组织修复,配合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粘连,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或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控制炎症。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术后需佩戴支具并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可能与创伤、长期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常伴夜间痛和抬臂受限。 恢复期间避免受凉及剧烈运动,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肌腱修复,三个月内禁止提拉重物。1、休息制动
2、物理治疗
3、药物治疗
4、手术治疗
Q: 肩袖损伤康复训练怎么做
A:
肩袖损伤康复训练可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姿势调整训练、功能性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康复需遵循从被动到主动、从低强度到高强度的原则。 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钟摆运动、滑轮牵拉,避免粘连。疼痛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主动辅助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肩关节前屈外展练习。 重点强化冈上肌、肩胛下肌等肩袖肌群,初期采用等长收缩训练,后期逐步增加抗阻训练。可使用哑铃进行空罐练习、侧卧外旋等针对性训练。 纠正圆肩驼背等不良体态,通过胸椎伸展、肩胛骨稳定性练习改善力学结构。日常注意保持肩胛骨下沉后缩的中立位姿势。 恢复后期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抬手取物、推拉动作等。可结合瑞士球训练增强肩关节动态稳定性,逐步回归运动功能。 康复期间应避免过度负重及突然发力动作,训练强度以不引发明显疼痛为度。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配合冷敷缓解训练后炎症反应。1、关节活动度训练
2、肌力强化训练
3、姿势调整训练
4、功能性训练
Q: 肩袖损伤的症状
A:
肩袖损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无力感和夜间痛,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早期多为肩关节前外侧隐痛或钝痛,抬臂过肩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常被误认为肩周炎。 疼痛向颈部和上臂放射,出现明显的主动活动受限,如梳头、穿衣困难,被动活动范围仍接近正常。 根据损伤肌腱不同表现为特定动作无力,冈上肌损伤时外展无力,肩胛下肌损伤时内旋困难,可能伴随肌肉萎缩。 夜间痛明显影响睡眠,关节活动度显著下降,可能出现关节僵硬,长期未治疗者可发展为冻结肩。 建议避免提重物及过度上肢运动,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疼痛,若症状持续需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1、早期表现
2、进展期
3、无力感
4、终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