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胃部幽门螺杆菌阳性可能由共用餐具、生食不洁食物、胃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四联疗法、益生菌辅助、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
1. 共用餐具: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长期共用餐具或接吻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分餐制并使用消毒柜杀菌,感染者需单独使用餐具。
2. 生食不洁食物:生鱼片、未洗净蔬菜等可能携带细菌。感染后易出现腹胀、嗳气,日常应彻底加热食物,感染者可服用胶体果胶铋保护胃黏膜。
3. 胃黏膜损伤:长期饮酒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破坏胃屏障。可能伴随隐痛、反酸,需停用损伤性药物并配合阿莫西林进行根除治疗。
4.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更易感染。典型症状包括早饱、口臭,除克拉霉素治疗外,建议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易消化的粥类、馒头等,完成疗程后需通过碳13呼气试验复查根除效果。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式主要有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检查等。
1、尿素呼气试验通过口服含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试剂,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二氧化碳含量,具有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
2、粪便抗原检测采集粪便样本检测幽门螺杆菌抗原成分,适用于儿童及不宜进行胃镜检查的人群。
3、血清抗体检测通过血液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需结合其他方法判断。
4、胃镜检查在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可同时评估胃部病变情况。
建议根据医生评估选择合适检测方式,检测前需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2周以上,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