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术后需注意抗凝管理、伤口护理、活动限制、定期复查四个方面。
1、抗凝管理术后需遵医嘱长期服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或血栓形成。
2、伤口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红肿,术后1周内避免沾水,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
3、活动限制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3个月后经评估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4、定期复查术后1、3、6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评估瓣膜功能及心脏结构变化,终身每年至少随访1次。
术后饮食宜低盐低脂,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出现心悸气短等异常症状立即就诊。
夏天犯哮喘可能由花粉刺激、冷空气刺激、尘螨过敏、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1、花粉刺激夏季植物花粉浓度升高,吸入后易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2、冷空气刺激空调房与室外温差过大导致支气管痉挛。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5摄氏度,避免直吹冷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缓释片、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等药物缓解。
3、尘螨过敏高温潮湿环境促使尘螨繁殖,其排泄物可引发过敏反应。每周用60摄氏度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面料包裹寝具,严重过敏者需配合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奥马珠单抗注射液治疗。
4、呼吸道感染夏季空调使用频繁导致病毒传播,感染后气道炎症加重哮喘。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根据病原体选择阿奇霉素分散片、连花清瘟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感染药物。
哮喘患者夏季需保持居室通风干燥,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并定期复查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