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透析患者腹泻可能由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失调、透析相关淀粉样变、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需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 电解质紊乱透析过程中钾、镁等电解质失衡会刺激肠蠕动加快。建议调整透析液成分,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调节肠道功能。
2. 菌群失调长期透析易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家长需注意孩子饮食卫生,可遵医嘱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
3. 淀粉样变β2微球蛋白沉积可能损伤肠道神经。可能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有关,表现为交替性腹泻便秘。需优化透析方案,严重时需行血浆置换。
4. 药物影响磷结合剂、铁剂等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建议调整用药时间,必要时改用碳酸镧咀嚼片、蔗糖铁注射液等胃肠反应较小的剂型。
透析患者日常应选择低渣饮食,避免生冷食物,注意记录排便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
肾上腺增粗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方案主要有病因治疗、药物控制、手术切除、定期随访等。
1、病因治疗肾上腺增粗可能与长期压力、激素紊乱等因素有关,需针对原发病因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基础疾病。
2、药物控制功能性肾上腺增生可遵医嘱使用米托坦、酮康唑、美替拉酮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控制增生进展。
3、手术切除疑似肿瘤或药物无效时可采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开放肾上腺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根治。
4、定期随访无症状的非功能性增生需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监测增生变化情况。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盐饮食,出现头痛、肥胖等激素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