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血肌酐300μmol/L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与基础肾病类型、并发症控制、治疗依从性及肾功能恶化速度有关。
1、病因影响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进展速度不同,高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针对性使用降压药如缬沙坦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2、并发症管理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会缩短生存期,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限制高钾食物预防高钾血症。
3、治疗方式规范用药可延缓进展,常用药物包括尿毒清颗粒、药用炭片等,终末期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4、个体差异年轻患者合并症少时生存期较长,配合低蛋白饮食、限制饮水等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6克/公斤体重。
肾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经皮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肾脓肿通常由尿路感染扩散、血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抑制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肾脓肿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腰痛等症状。可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治疗。
2、经皮穿刺引流肾脓肿可能与脓液积聚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寒战等症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脓液引流。
3、手术治疗肾脓肿可能与脓肿较大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肾功能损害等症状。可考虑肾脓肿切开引流术或肾部分切除术。
4、支持治疗肾脓肿可能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注意补充营养,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