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特征。
1、病因不同肾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或药物毒性引起,肾病综合征多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临床表现肾炎患者常见血尿伴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两者均可出现水肿但程度不同。
3、诊断标准肾炎诊断需结合尿常规、肾功能和肾活检,肾病综合征需满足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天和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
4、治疗方法肾炎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免疫抑制,肾病综合征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
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肾有低密度影多数情况不严重,可能由肾囊肿、肾结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肿瘤等原因引起。
1. 肾囊肿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可能与年龄增长或遗传因素有关。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2. 肾结石肾结石可能导致低密度影,常伴随腰痛、血尿等症状。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药物排石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氢钾钠、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可能与结节性硬化症相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直径小于4厘米可观察,增大需手术切除。
4. 肾肿瘤恶性肿瘤概率较低但需警惕,可能与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血尿、消瘦等症状。确诊需穿刺活检,治疗包括肾部分切除术或靶向药物。
发现肾低密度影应完善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