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糖尿病失明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引起,可通过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VEGF药物注射、血糖控制等方式干预。
1、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延缓视力恶化,治疗需分多次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
2、玻璃体切除:玻璃体大量出血或视网膜脱离时需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并复位视网膜,手术成功率与病变程度相关。
3、抗VEGF治疗:黄斑水肿患者需眼内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每月1次连续3-6次,可减少血管渗漏改善视力。
4、血糖管理: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减缓微血管病变进展,需联合胰岛素、二甲双胍等药物及饮食运动综合调控。
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出现飞蚊症或视力骤降应立即就诊。
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代谢手术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超重患者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可抑制肝糖输出,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达格列净增加尿糖排泄。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胰岛功能、并发症等情况决定。
3、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在口服药失效后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常用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
4、代谢手术对于BMI超过32.5的2型糖尿病患者,胃旁路术或袖状胃切除术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压血脂,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疾病管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