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儿童肾积水可能引起肾功能损伤、泌尿系统感染、肾脏发育异常、高血压以及尿路结石等危害。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或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长期肾积水会导致肾盂内压力增高,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单位萎缩。早期可能表现为尿量减少或夜尿增多,严重时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通过超声监测积水程度,必要时行肾盂成形术解除梗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阿魏酸哌嗪片等改善肾血流,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引发反复肾盂肾炎或膀胱炎。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排尿哭闹、尿液浑浊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同时需解除梗阻因素预防复发。
婴幼儿期严重肾积水可能影响肾脏正常发育,导致患侧肾脏体积缩小或皮质变薄。通过肾脏核素扫描可评估分肾功能,对单侧肾功能低于15%的病例可能需要考虑肾切除术。保护肾功能可配合使用肾康注射液等中成药制剂。
肾实质缺血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顽固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常表现为舒张压显著升高,常规降压药效果不佳。需通过血管造影明确肾血管病变,必要时行血管成形术。临床可能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降压药物。
尿液滞留使晶体物质沉积,易形成磷酸钙或草酸钙结石。患儿可能出现突发腹痛、血尿等症状。除体外冲击波碎石外,可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或使用排石颗粒等中成药促进结石排出。预防结石需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监测积水进展情况。日常注意观察排尿频率和尿量变化,培养定时排尿习惯,避免憋尿。饮食上控制盐分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若发现患儿出现眼睑浮肿、食欲减退或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评估肾功能。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术后需遵医嘱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