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吸入性肺炎预后怎样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吸入性肺炎预后怎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星光
王星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吸入性肺炎预后一般较好,多数患者在及时治疗后可完全康复,预后效果主要与吸入物性质、基础疾病、治疗时机、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吸入物性质:

食物残渣等非感染性物质预后优于化学性物质或感染性分泌物,前者经支气管镜清除后恢复快,后者可能遗留肺纤维化。

2、基础疾病: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需同时控制原发病,老年患者康复周期可能延长。

3、治疗时机:

发病6小时内接受抗生素和氧疗者并发症概率显著降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肺脓肿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4、并发症:

出现脓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需重症监护,死亡率可能升高,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生存率。

康复期建议进行呼吸训练和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吞咽功能障碍者需调整进食方式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高烧39度却不觉得难受

高烧39度却无明显不适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个体痛阈差异、感染类型特殊或早期炎症反应轻微有关,常见于流感、幼儿急疹、伤寒或免疫抑制状态。

1. 体温调节异常

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但未触发明显不适感,可能与病毒感染初期炎症介质释放量少有关。建议监测体温变化,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

2. 痛觉敏感度低

部分人群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和不适的感知阈值较高,常见于长期慢性病患者或运动员。需警惕潜在脱水风险,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活动状态和精神反应。

3. 特殊病原体感染

伤寒杆菌、EB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表现为高热但中毒症状轻,通常伴随相对缓脉或淋巴结肿大。确诊需血培养或血清学检查,治疗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或阿昔洛韦等。

4. 免疫反应延迟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肿瘤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无不适的"分离现象",与细胞因子风暴尚未形成有关。需紧急排查隐匿性感染,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掩盖病情。

持续高热即使无不适也需完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发热期间保持每天2000毫升饮水,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度或持续24小时以上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