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肾结石引起小便出血块多数属于中度严重情况,可能提示结石移动损伤尿路黏膜或合并感染,需警惕输尿管梗阻、肾积水等并发症。
1、黏膜损伤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鲜红色血块伴随排尿刺痛。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坦索罗辛或吲哚美辛缓解症状。
2、继发感染血块混浊伴发热可能提示尿路感染,与结石梗阻导致细菌滋生有关。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
3、梗阻风险大量血块可能反映结石嵌顿引发严重梗阻,伴随肾绞痛和尿量减少。需急诊行超声检查,必要时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4、肿瘤排查长期反复血块需排除泌尿系统肿瘤,尤其40岁以上患者。建议进行膀胱镜和CT尿路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处理。
出现血块后应记录排尿频率和血块体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以降低尿液浓度。
B超能检查出尿道结石。尿道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B超、X线、CT等,B超对多数尿道结石具有较高检出率。
1、检查原理B超通过超声波反射成像,可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影及后方声影,对直径超过3毫米的结石检出率较高。
2、适用部位B超对膀胱结石、后尿道结石检出效果较好,前尿道结石可能受耻骨遮挡影响显影。
3、检查优势B超无辐射、可重复进行,能同时评估肾积水等并发症,适合孕妇及儿童筛查。
4、检查局限肥胖患者或肠道积气可能干扰图像质量,尿酸结石等透X线结石可能漏诊。
建议检查前饮水充盈膀胱,配合医生变换体位以提高检出率,必要时需结合CT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