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胃溃疡导致呕吐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屏障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排空障碍等因素有关。
1. 胃酸分泌异常胃酸过多刺激溃疡面引发痉挛性收缩,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护胃药物。
2. 黏膜屏障受损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导致疼痛反射,建议使用瑞巴派特片、替普瑞酮胶囊、胶体果胶铋等黏膜保护剂,同时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直接损伤胃窦部,表现为餐后腹胀呕吐,需进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根除治疗。
4. 胃排空障碍溃疡周围水肿或瘢痕导致幽门梗阻,出现呕吐宿食,严重时需内镜下扩张或外科手术干预。
胃溃疡患者应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呕吐频繁需禁食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并发症。
儿童功能性便秘通常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建立排便习惯、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缺乏、肠道动力不足、先天性巨结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家长需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蓝花、苹果、燕麦等,每日饮水量应达到年龄标准,母乳喂养婴儿需确认母亲饮食均衡。
2、增加运动量建议家长每日带孩子进行爬行、跑跳等腹部运动,婴儿可做被动操促进肠蠕动,学龄儿童应保证6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活动。
3、建立排便习惯家长需固定餐后30分钟引导孩子坐便盆,学龄前儿童可使用脚踏凳保持正确姿势,持续3-4周形成条件反射。
4、药物辅助顽固性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先天性巨结肠需进行肛门直肠测压等专科检查。
持续两周未改善或伴随腹痛呕吐需就诊儿科消化专科,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