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有肾结石后饮食需注意限制高草酸食物、控制钠盐摄入、增加水分补充、避免过量动物蛋白,可适量食用冬瓜、柠檬、薏米、黑木耳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枸橼酸钾、别嘌呤醇、氢氯噻嗪、碳酸氢钠等药物。
一、食物1、低草酸饮食减少菠菜、坚果、巧克力等高草酸食物摄入,降低草酸钙结石风险。
2、限钠补钙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乳制品等钙质食物,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
3、足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保持尿液稀释状态减少结晶沉积。
4、控制嘌呤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预防尿酸结石复发。
二、药物1、碱化尿液枸橼酸钾可调节尿液酸碱度,适用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患者。
2、抑制尿酸别嘌呤醇能减少尿酸生成,需监测肝功能,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
3、利尿排石氢氯噻嗪可增加尿量冲刷结石,使用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4、调节代谢碳酸氢钠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需根据血尿pH值调整剂量。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根据结石成分调整个性化饮食方案,避免剧烈运动时结石移位引发肾绞痛。
白蛋白紫杉醇的化疗方案主要用于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实体瘤治疗,常见方案包括单药治疗或联合铂类、吉西他滨等药物,具体需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制定。
1、单药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单药常用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60毫克,每3周静脉滴注一次,适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
2、联合方案与卡铂联用时,白蛋白紫杉醇多采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00毫克每周方案,联合卡铂每3周一次,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3、胰腺癌方案胰腺癌常用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后者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25毫克,每周给药一次连续3周后休息1周。
4、剂量调整出现神经毒性或骨髓抑制时需调整剂量,根据不良反应等级减少25%-50%药量,严重者需暂停治疗。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神经功能,出现手脚麻木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