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药材

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洋地黄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调节心率发挥作用。其核心机制是抑制钠钾ATP酶,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心力衰竭时,洋地黄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增强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减少钠离子外流,增加细胞内钠离子浓度。这间接促进钠钙交换,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这种作用能提高心脏泵血效率,缓解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
2、调节心率
洋地黄类药物对心脏电生理有调节作用,特别是对房室结的抑制作用,可减慢心室率。对于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患者,洋地黄类药物能有效控制心率,减少心悸、头晕等不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延长房室结不应期。
3、改善症状与生活质量
洋地黄类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调节心率,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提升,日常生活中的疲劳感减轻。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避免毒性反应。
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见药物包括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较长,适合长期治疗。洋地黄毒苷则多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起效快但毒性较大。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过量导致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调节心率发挥作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确保安全有效。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洋地黄类药物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灸肚脐,对女性的好处与坏处大盘点

艾灸肚脐对女性既有益处也存在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改善痛经、调节内分泌、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但也可能导致皮肤烫伤、过敏反应、月经紊乱等问题。 1、改善痛经:艾灸肚脐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痛经症状。建议在月经前一周开始艾灸,每次15-20分钟,连续3-5天。 2、调节内分泌:艾灸肚脐可刺激神阙穴,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内分泌失调。适用于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每周艾灸2-3次,持续一个月可见效果。 3、缓解疲劳:艾灸肚脐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感。适合工作压力大、长期久坐的女性,艾灸后可配合热敷腹部,效果更佳。 4、增强免疫力:艾灸肚脐可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建议在季节交替或免疫力低下时进行艾灸,每周1-2次,连续4周。 5、潜在风险:艾灸肚脐可能导致皮肤烫伤、过敏反应或月经紊乱。艾灸时应控制温度,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艾灸肚脐后,建议女性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避免寒凉食物如冷饮、生冷水果。同时,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瑜伽、散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艾灸效果。艾灸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以达到最佳保健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