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永久性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心率、抗凝治疗、导管消融术、外科迷宫手术。
1、药物控制心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可帮助控制心室率,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
2、抗凝治疗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可预防血栓栓塞,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尤其适用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
3、导管消融术通过射频或冷冻能量隔离肺静脉异常电活动,对部分患者可实现窦性心律转复,手术成功率与心房结构损伤程度相关。
4、外科迷宫手术开胸或微创手术中创建线性瘢痕阻断异常电传导,多需在心脏外科手术时同期进行,适用于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手术干预者。
建议低盐饮食并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定期心内科随访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可通过血压数值、靶器官损害、症状表现及合并症四个维度综合判断。
1、血压分级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为2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需警惕高血压危象。
2、靶器官损害出现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异常、颈动脉斑块等靶器官损害提示病情进展,需完善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血管超声等检查评估。
3、症状表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气促等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意识障碍、胸痛等急症表现时,往往提示高血压已引发急性靶器官损伤。
4、合并症风险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或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者,血压控制目标需更严格,此类人群血压波动更易诱发心梗、脑卒中等严重事件。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限制钠盐摄入,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发现血压异常或伴随症状时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