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乌药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温中止泻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导致的胸腹胀痛、疝气疼痛、经闭痛经、尿频遗尿等症状。
1、温肾散寒:乌药辛温,归肾经,能温补肾阳、驱散寒邪,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夜尿频多。
2、行气止痛:乌药可疏通肝胃气滞,缓解因寒凝或气滞导致的胸胁胀满、胃脘冷痛、疝气坠胀等疼痛症状。
3、温中止泻:乌药能温暖脾胃,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肠鸣、食欲不振,常与补脾药物配伍使用。
4、调经止痛:乌药可活血散寒,用于女性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推迟、经血色暗有块等妇科病症。
使用乌药需遵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阴虚火旺者慎用;日常可搭配生姜、红枣等温性食材调理,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头颅CT和磁共振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像原理、适用场景、检查时长和辐射暴露四个方面。
1、成像原理头颅CT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通过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成像;磁共振基于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信号重建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
2、适用场景CT更适用于急性出血、骨折等急诊情况;磁共振对脑肿瘤、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改变等软组织病变显示更清晰。
3、检查时长CT检查通常3-5分钟即可完成;磁共振需15-60分钟,对患者配合度要求更高。
4、辐射暴露CT检查存在电离辐射,不宜短期内重复进行;磁共振无辐射风险,但体内金属植入物可能受限。
具体检查方式需由神经科或影像科医生根据病情指征选择,检查前应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和体内植入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