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科

鞘膜积液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鞘膜积液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鞘膜积液可能由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睾丸附睾炎症、外伤、肿瘤、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观察随访、药物治疗、穿刺抽液、鞘膜翻转术、鞘膜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1、先天性因素

胎儿时期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可能导致鞘膜腔与腹腔持续相通,腹腔液体积聚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新生儿期多表现为阴囊无痛性肿大,透光试验阳性。轻度无症状者可暂不处理,1-2岁内可能自行消退。若2岁后未愈或出现嵌顿风险,可考虑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2、感染因素

睾丸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感染可能刺激鞘膜分泌过多液体,形成继发性鞘膜积液。患者常伴有阴囊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配合阴囊托高减轻肿胀。慢性感染者可联合理疗促进吸收。

3、外伤因素

阴囊部位撞击或手术损伤可能破坏鞘膜淋巴管,导致液体积聚。急性期表现为局部淤血肿胀伴压痛,超声检查可鉴别是否合并睾丸破裂。轻微损伤可通过冰敷、卧床休息缓解,大量积液需穿刺引流,反复发作者需手术修复。

4、肿瘤因素

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压迫淋巴管引发鞘膜积液。特征为积液增长迅速、质地偏硬,可能触及睾丸异常肿块。需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根据分期选择睾丸根治术配合放化疗,积液多采用鞘膜切除处理。

5、循环障碍

丝虫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可能引起全身淋巴回流受阻,导致鞘膜腔液体积聚。常伴有下肢水肿、乳糜尿等全身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枸橼酸乙胺嗪片抗丝虫,严重者可考虑鞘膜腔-腹腔分流术改善循环。

鞘膜积液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选择宽松透气内裤减少摩擦。急性期可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每日温水坐浴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低盐高蛋白,限制饮水过量。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积液量变化,若出现阴囊剧痛、发热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婴幼儿患者家长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更换尿布时观察阴囊大小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输尿管结石通过什么排出来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排出。结石排出方式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成分以及患者身体状况有关。

1、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增加尿量冲刷尿道,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建议分次饮用温水,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

2、药物排石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5-10毫米的结石。

3、体外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高频声波粉碎结石,适用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治疗后需配合药物和体位排石,可能出现血尿等短期副作用。

4、输尿管镜取石

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者。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狭窄。

排石期间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跳绳,避免高草酸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出现持续腰痛、发热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