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老年人心率40到50次/分钟可能存在风险,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心率过缓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
1、生理性因素:长期运动训练的老年人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若无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观察,定期监测心电图。
2、药物影响: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可能导致心率下降,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会引起代谢率降低和心率减慢,伴有怕冷、浮肿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补充左甲状腺素钠可改善。
4、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常伴胸痛气短,可通过硝酸甘油、阿托品等药物缓解,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
建议老年人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时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
急性胰腺炎继发肾衰竭属于危重症,但通过及时干预仍有救治希望,预后与器官损伤程度、治疗时机、基础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1、病因机制重症胰腺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肾血管收缩,同时大量炎性介质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伴随少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2、关键治疗需在ICU进行血液净化联合胰腺炎综合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清除炎症因子,同时需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
3、预后因素发病72小时内接受治疗者存活率较高,合并多器官衰竭或既往慢性肾病者预后较差,需动态监测肌酐及尿量变化。
4、长期管理存活患者可能遗留肾功能损伤,后续需控制血脂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及胰腺影像学。
建议立即至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恢复期遵循低脂饮食并戒烟酒,遵医嘱进行肾功能康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