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哮喘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规范用药、呼吸训练、监测病情等方式自我治疗。哮喘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外出佩戴口罩。日常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洗床上用品。
2、规范用药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症状可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预防发作可用孟鲁司特钠片。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
3、呼吸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腹部。可配合缩唇呼吸训练,每天重复进行数次以增强呼吸肌力量。
4、病情监测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定期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镁元素,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胸膜炎可通过休息镇痛、抗生素治疗、胸腔穿刺引流、糖皮质激素应用等方式治疗。胸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胸部外伤、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休息镇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避免剧烈咳嗽加重胸膜摩擦。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
3、胸腔穿刺引流中大量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时,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积液送检明确病原学或病理诊断。
4、糖皮质激素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结核性胸膜炎伴严重胸痛时,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治疗期间建议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积液吸收后需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