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可通过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桥接治疗及辅助治疗等方式实施,通常由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1、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首选药物,需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用药前需排除出血风险。阿替普酶和替奈普酶是常用静脉溶栓药物。
2、动脉溶栓通过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血栓部位,适用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可用于动脉溶栓,需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
3、桥接治疗先进行静脉溶栓再联合机械取栓,适合大血管闭塞患者。治疗时间窗可延长至24小时,需评估灌注影像结果。
4、辅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在溶栓24小时后使用,可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溶栓治疗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内避免侵入性操作,建议在专业卒中中心进行治疗并遵医嘱进行后续康复训练。
经常后脑勺麻木可能由颈椎退行性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压迫、颅内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干预、手术等方式缓解。
1、颈椎退行性变长期低头或姿势不良导致颈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枕大神经,表现为后脑勺麻木伴颈部酸痛。建议热敷颈部,避免长时间低头,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受凉或血管痉挛可能导致枕部供血不足,出现阵发性麻木感。可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头部保暖,必要时使用尼莫地平片、银杏叶提取物片、血塞通软胶囊改善微循环。
3、神经压迫枕神经卡压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神经性麻木,常伴有刺痛感。建议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后可选择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维生素B12注射液营养神经。
4、颅内病变后颅窝肿瘤或小脑病变可能导致进行性加重的麻木,多伴随共济失调。需通过头颅核磁共振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手术或放化疗。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枕部受凉,若麻木持续加重或出现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