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双侧额叶散在缺血灶可能由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手术血管重建等方式治疗。
1、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引发局部缺血灶。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降压,配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
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糖代谢异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微小血栓形成。常伴随多饮多尿症状。建议胰岛素控制血糖,联合胰激肽原酶改善微循环,辅以甲钴胺营养神经。
3、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引发颈内动脉系统斑块形成,导致远端灌注不足。可能出现短暂性肢体无力。需服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氯吡格雷抗凝,丁苯酞促进侧支循环。
4、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进行性狭窄所致,青年人多见。典型表现为交替性偏瘫。确诊后需血管搭桥手术,术前可短期使用吲哚布芬延缓病情进展。
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体位变化,定期复查头颅磁共振评估病灶变化。
被铁器划伤表皮后是否需打破伤风疫苗取决于伤口深度与污染程度,破伤风预防措施主要有清洁消毒、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抗生素预防。
1、清洁消毒浅表划伤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配合碘伏消毒。铁器表面若存在泥土或锈迹,需用双氧水彻底清洁创面。
2、被动免疫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者,当伤口较深或被污染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能快速中和游离毒素,但须在24小时内使用。
3、主动免疫既往疫苗接种史超过10年者应加强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完成基础免疫程序者只需注射1剂次即可维持保护效力。
4、抗生素预防对于污染严重的穿刺伤,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出现肌肉痉挛等神经毒性症状时需静脉注射青霉素。
受伤后24小时内保持伤口干燥,观察是否出现张口困难等早期症状,建议至急诊外科进行专业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