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一般需要5-10年,实际时间受到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干预、伴随代谢疾病、胰腺功能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家族糖尿病史会加速糖耐量异常进展。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药物延缓进程。
2、生活方式缺乏运动和高糖饮食会缩短转化时间。通过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及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有效延缓发展。
3、代谢疾病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时转化速度加快。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有关,常伴随体重增加和黑棘皮症,需同步控制血压血脂。
4、胰腺功能β细胞功能衰退会直接导致糖尿病发生。当出现空腹血糖持续超过6.1mmol/L时,提示胰腺代偿功能下降。
建议每3-6个月复查OGTT试验,保持BMI低于24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胰岛素促泌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反应、体重增加、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1、低血糖反应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用药过量或进食不足时易引发心悸、出汗、震颤等低血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应急,用药期间规律监测血糖。
2、体重增加药物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沉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重上升,尤其磺脲类药物更明显。需配合饮食控制与运动,必要时可更换为二甲双胍等非促泌剂类降糖药。
3、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服用后出现恶心、腹胀、腹泻等反应,可能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有关。格列奈类药物此类反应较轻,严重者可考虑改用缓释剂型。
4、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磺脲类药物成分过敏,表现为皮疹、瘙痒甚至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换用化学结构不同的格列酮类或胰岛素治疗。
使用胰岛素促泌剂期间应避免饮酒,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