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食物中毒后可以适量喝淡盐水,但浓度过高可能加重胃肠刺激。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或化学物质引起,需根据中毒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
淡盐水有助于补充因呕吐腹泻丢失的电解质,缓解轻度脱水症状。配制时应使用煮沸后的温水,食盐浓度控制在0.9%以下,相当于500毫升水加入不超过4.5克盐。小口分次饮用可减少胃肠负担,每次饮用量建议50-100毫升,每日总量不超过1000毫升。同时需观察是否出现腹胀、恶心加重等不适反应。
严重食物中毒伴频繁呕吐、血便或意识障碍时,单纯饮用盐水可能延误治疗。有机磷农药、毒蘑菇等中毒需立即洗胃,重金属中毒需使用特殊解毒剂。儿童或老年人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体征,应静脉补液而非依赖口服盐水。
食物中毒后24小时内应以清淡流食为主,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质饮食。可配合口服补液盐补充钾、钠等电解质,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腹泻。出现持续发热、呕血、抽搐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日常需注意食品冷藏保存、生熟分开,海鲜类食物应彻底加热,发芽土豆等含天然毒素的食物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