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小孩鼻黏膜出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鼻黏膜出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延忠
李延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鼻黏膜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处理、调整湿度、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鼻黏膜出血通常由干燥刺激、外力损伤、过敏反应、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家长需立即让孩子坐直前倾,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压迫10分钟,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呛咳。若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20分钟应就医。

2、冷敷处理

家长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孩子鼻梁及前额,促进血管收缩止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

3、调整湿度

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避免鼻腔干燥。教导孩子勿抠挖鼻孔,日常可涂抹凡士林滋润鼻黏膜。

4、药物治疗

反复出血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喷嚏频繁或皮肤瘀斑。医生可能开具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维生素K1片、氨甲环酸口服溶液等药物。

日常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避免剧烈运动撞击鼻部。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或伴面色苍白,需及时儿科就诊排查血液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中耳炎能自愈吗

新生儿中耳炎多数情况下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干预。中耳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系统不成熟等原因引起。

1. 细菌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较弱,细菌易通过鼻咽部侵入中耳引发炎症,表现为耳道流脓、哭闹拒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

2. 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引发中耳黏膜水肿,伴随发热、耳部胀痛。可配合医生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滴眼液(局部应用)、干扰素α喷雾剂进行抗病毒治疗。

3. 咽鼓管异常

新生儿咽鼓管短平,哺乳姿势不当易导致奶液反流至中耳,出现呛奶伴耳部不适。家长需保持45度角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必要时需进行咽鼓管吹张术。

4. 免疫缺陷

早产儿或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更易反复发作中耳炎,可能伴随其他部位感染。需完善免疫球蛋白检测,严重者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家长发现新生儿持续抓耳、摇头、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哺乳后保持头高位有助于预防分泌物倒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