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呕吐、腹部包块、血便等症状,按病程进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腹痛:突发阵发性绞痛,婴幼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发作时双腿屈曲,间歇期可暂时缓解。
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出现胆汁性呕吐,提示肠梗阻加重。
3、腹部包块:右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表面光滑,有压痛,随病情发展包块位置可能改变。
4、血便:发病6-12小时后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为肠管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肠套叠需紧急处理,避免发生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肠管壁增厚可能由慢性炎症、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病变、缺血性肠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1、慢性炎症长期肠道炎症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肠壁水肿纤维化,表现为腹痛腹泻,需通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
2、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或艰难梭菌感染可引发肠壁肉芽肿性增厚,伴随发热消瘦,需针对性使用抗结核药物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肿瘤性病变肠道淋巴瘤或腺癌可能引起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伴随便血梗阻,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
4、缺血性肠病肠系膜血管狭窄导致肠壁缺血性水肿增厚,典型表现为餐后腹痛,需血管介入治疗改善血供。
出现持续腹痛、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完善肠镜及CT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