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胃溃疡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胃溃疡通常由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酒精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规律进食有助于减轻胃黏膜刺激。
2、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减少胃酸产生,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促进溃疡愈合。
3、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四联疗法包含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疗程通常为10-14天。
4、手术治疗对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或顽固性溃疡,可考虑胃大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外科干预。
胃溃疡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
胃镜检查后喉咙痛属于常见现象,通常由内镜摩擦、局部刺激、咽喉黏膜损伤或麻醉反应引起,多数1-3天自行缓解。
1. 内镜摩擦检查过程中内镜与咽喉部接触可能造成机械性摩擦,导致轻微疼痛。无须特殊处理,避免用力咳嗽或频繁清嗓。
2. 局部刺激术前麻醉喷雾或消毒剂可能引发暂时性咽喉不适。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缓解,避免进食过热或辛辣食物。
3. 黏膜损伤操作时黏膜轻微划伤可能出现刺痛感。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加重,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康复新液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缓解。
4. 麻醉反应部分人群对表面麻醉药物敏感,可能引起咽喉肿胀感。通常2小时内消退,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排除过敏反应。
建议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24小时内以温凉流质饮食为主,若出现剧烈疼痛、发热或咯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