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胃镜检查后喉咙痛属于常见现象,通常由内镜摩擦、局部刺激、咽喉黏膜损伤或麻醉反应引起,多数1-3天自行缓解。
1. 内镜摩擦检查过程中内镜与咽喉部接触可能造成机械性摩擦,导致轻微疼痛。无须特殊处理,避免用力咳嗽或频繁清嗓。
2. 局部刺激术前麻醉喷雾或消毒剂可能引发暂时性咽喉不适。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缓解,避免进食过热或辛辣食物。
3. 黏膜损伤操作时黏膜轻微划伤可能出现刺痛感。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加重,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康复新液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缓解。
4. 麻醉反应部分人群对表面麻醉药物敏感,可能引起咽喉肿胀感。通常2小时内消退,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排除过敏反应。
建议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24小时内以温凉流质饮食为主,若出现剧烈疼痛、发热或咯血需立即就医。
胃胀大便不成形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排查疾病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摄入,避免高脂辛辣饮食。增加燕麦、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量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
2、补充益生菌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引发腹胀和排便异常,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制剂调节微生态平衡。
3、药物治疗胃肠动力不足时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促消化;复方消化酶可帮助分解食物;蒙脱石散能改善大便性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排查疾病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腹痛、排便急迫感等症状。慢性症状需完善肠镜等检查排除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胃肠功能,持续两周以上无改善或出现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