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胃溃疡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餐后腹胀、反酸烧心、呕血黑便等,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早期隐痛、进展期规律性疼痛、终末期出血穿孔。
1、上腹疼痛多表现为剑突下灼烧样疼痛,空腹时加重,进食后暂时缓解,与胃酸刺激溃疡面有关。
2、餐后腹胀胃排空功能受损导致早饱感,常伴嗳气恶心,溃疡位于幽门部时症状更明显。
3、反酸烧心胃酸分泌异常增多时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夜间平卧易加重,可能提示溃疡合并反流性食管炎。
4、呕血黑便溃疡侵蚀血管会导致呕咖啡样物或柏油样便,伴随头晕冷汗时需紧急就医。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出血症状需立即就诊。
胃镜检查后喉咙痛属于常见现象,通常由内镜摩擦、局部刺激、咽喉黏膜损伤或麻醉反应引起,多数1-3天自行缓解。
1. 内镜摩擦检查过程中内镜与咽喉部接触可能造成机械性摩擦,导致轻微疼痛。无须特殊处理,避免用力咳嗽或频繁清嗓。
2. 局部刺激术前麻醉喷雾或消毒剂可能引发暂时性咽喉不适。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缓解,避免进食过热或辛辣食物。
3. 黏膜损伤操作时黏膜轻微划伤可能出现刺痛感。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加重,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康复新液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缓解。
4. 麻醉反应部分人群对表面麻醉药物敏感,可能引起咽喉肿胀感。通常2小时内消退,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排除过敏反应。
建议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24小时内以温凉流质饮食为主,若出现剧烈疼痛、发热或咯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