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补牙后疼痛可能由牙齿敏感、填充材料刺激、继发龋齿、牙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咬合、药物镇痛、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
1、牙齿敏感牙齿在去除龋坏组织后暴露牙本质,冷热刺激可能引发短暂酸痛。使用脱敏牙膏刷牙,避免过冷过热饮食,通常1-2周内逐渐适应。
2、填充材料刺激树脂固化收缩或银汞合金导热可能压迫牙髓神经。需检查填充体是否过高,通过调磨咬合面改善,严重时需更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玻璃离子材料。
3、继发龋齿补牙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侵入,可能伴随自发痛与冷热刺激痛。需彻底清除腐败组织重新充填,配合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
4、牙髓炎深龋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牙髓充血坏死,表现为夜间放射性剧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必要时口服洛索洛芬钠、头孢克肟、奥硝唑三联用药。
补牙后3天内轻微酸痛属正常现象,持续疼痛超过1周或出现自发痛需及时复诊。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餐后使用含氟漱口水维护口腔卫生。
根管治疗后通常建议做牙套。牙齿失去牙髓营养后变脆易折裂,牙套能保护牙齿并恢复功能,主要考虑因素有牙齿缺损程度、咬合力需求、美观要求及经济条件。
1、缺损程度:牙齿缺损超过三分之一时需牙套修复,小范围缺损可选择树脂填充。
2、咬合需求:后牙承担主要咀嚼力,建议优先做牙套;前牙可视情况选择贴面修复。
3、美观要求:前牙区推荐全瓷牙套,后牙区可选择金属烤瓷牙套兼顾强度与经济性。
4、经济因素:金属烤瓷牙套性价比高,全瓷牙套美观但费用较高,需根据预算选择。
根管治疗后应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饮食注意减少色素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