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糖尿病足放血不能治愈,可能由局部感染、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组织坏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创换药、控制血糖、改善循环、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
1、局部感染糖尿病足常因高血糖环境导致细菌滋生,表现为红肿热痛。需每日消毒创面并使用抗生素软膏,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磺胺嘧啶银乳膏。
2、微循环障碍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足部供血不足。需使用扩血管药物如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组织缺氧。
3、神经病变血糖代谢异常引发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感觉减退。需使用甲钴胺、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同时加强足部防护避免外伤。
4、组织坏死严重缺血感染可导致坏疽,需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根据情况选择清创术、血管重建术或截肢术,术后需长期伤口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需每日检查双足,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发现破损及时就医处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和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通常由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肾脏损害和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2、降压药物治疗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
3、血糖控制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靶器官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降糖药物。
4、定期监测每周测量2-3次血压,监测晨起和睡前数值;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助于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