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哺乳期手上长湿疹特别痒可通过保湿护理、避免刺激、局部用药、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湿疹通常由皮肤干燥、接触过敏原、激素变化、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哺乳期皮肤屏障功能较弱,需每日多次涂抹无香精的保湿霜,选择含神经酰胺或尿素成分的乳膏,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减少瘙痒。
2、避免刺激减少接触洗涤剂、消毒液等化学物质,做家务时佩戴棉质手套。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高温水洗手,水温保持在37℃以下为宜。
3、局部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哺乳期禁用含樟脑、水杨酸的外用药。
4、口服抗组胺药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时,医生可能建议服用哺乳期相对安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这类药物进入乳汁的量极少。
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可尝试冷敷止痒,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需及时皮肤科就诊。
哺乳期乳腺炎可通过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乳汁异常及硬块形成等症状判断,常见诱因包括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及哺乳方式不当。
1. 红肿热痛乳房局部皮肤发红、温度升高伴随持续胀痛,可能由乳汁淤积导致导管阻塞引起。建议增加哺乳频率,哺乳前热敷促进排乳,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2. 发热寒战体温超过38.5℃伴随畏寒,提示可能发生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感染。
3. 乳汁异常乳汁中出现脓液或血性分泌物,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应立即停止患侧哺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苯唑西林等耐酶青霉素类药物。
4. 硬块形成乳房触及边界不清的硬结,可能由乳腺组织炎症水肿导致。可通过手法按摩配合冷敷缓解,若48小时未消退需超声检查排除脓肿形成。
哺乳期需保持乳头清洁干燥,采用正确衔乳姿势,发现异常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避免发展为乳腺脓肿需切开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