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可通过立即进食含糖食物、调整降糖药物、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进食含糖食物快速摄入15-20克易吸收的糖分,如葡萄糖片、果汁或糖果,15分钟后复测血糖。避免选择含脂肪的巧克力等延缓糖分吸收的食物。
2、调整降糖药物可能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剂量过大有关,表现为心悸、冷汗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重新评估用药方案,必要时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
3、监测血糖变化发作后需连续监测3天血糖谱,重点关注餐前及夜间血糖值。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追踪血糖波动趋势,识别潜在诱因。
4、及时就医若出现意识模糊或反复发作,可能与肾上腺功能减退、胰岛细胞瘤等疾病有关,需完善胰岛素抗体、胰腺CT等检查。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卡和糖块,定期接受糖尿病教育,学习识别低血糖先兆症状。建议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
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方法主要有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
1、控制碳水化合物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复合碳水化合物,避免精制糖和精白米面。
2、增加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西蓝花、燕麦、豆类等食物实现,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
3、低升糖指数食物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苹果、牛奶、扁豆等,可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
4、定时定量进餐建议每日5-6餐,固定用餐时间,每餐主食量均匀分配,避免暴饮暴食造成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食与运动相结合,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