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月经量少需要做性激素六项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宫腔镜检查等。月经量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贫血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性激素六项检查
通过检测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等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内分泌疾病。检查需在月经第2-5天空腹抽血,结果异常可能表现为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比值异常升高或降低。
2、妇科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形态及卵泡数量,排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器质性疾病。检查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天,内膜厚度不足5毫米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受损。
3、甲状腺功能检查
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甲减患者可能伴随乏力、怕冷等症状,需检查促甲状腺激素是否超过正常值。
4、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是否因贫血导致月经量少。长期贫血会使子宫内膜供血不足,血红蛋白低于110克每升时需要结合铁代谢检查明确贫血类型。
5、宫腔镜检查
直接观察宫腔形态,诊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检查可能发现宫腔部分或完全闭锁,需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必要时可同步进行粘连分离术。
月经量少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减肥,注意腹部保暖。可适量食用红枣、猪肝等补血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经量变化,若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量持续减少或伴有闭经,需复查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
五个月宝宝大便泡沫可能由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改善。
1、乳糖不耐受母乳或配方奶中乳糖未被充分分解,导致肠道产气增多。建议家长选择低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2、喂养不当哺乳间隔过短或奶瓶喂养时吸入过多空气。家长需规律喂养时间,喂奶后竖抱拍嗝,哺乳妈妈避免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花椰菜等。
3、肠道感染轮状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需化验大便常规,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4、过敏反应牛奶蛋白或辅食过敏导致肠黏膜损伤,可能伴有湿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食物,可遵医嘱使用深度水解奶粉及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尿量,若泡沫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拒奶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